教 牧 與 教 育 小 站
www.christianeducation.net


相信你是對的人

第十四章 明白上帝的旨意

 

回首頁

無論您逛到
本主題網的那一頁
當您想回到首頁時
別忘了點一下
上面這個可愛
的全家福

 
笨蛋先生

  有一位慈祥公正的牧師,他一生服事上帝四十餘年。當他晚年的時候,告訴我們這些年輕的傳道人一個故事,他說他一生做了許多的事,也得到許多人不同的批評,有些惡意的批評常是不具名、且是不瞭解實際狀況的惡意批評。但如今他已經老了,他已經學會了如何用正確的態度來回應這些批評。他描述到有一天當他要去教會講道時,經過對街的街上,從街上的窗口,有一個人丟了一張揉成一團的紙,丟出來正好打到他的臉,於是他彎下腰撿起這張揉成一團的紙、並打開來看,紙上面只寫著兩個黑字「笨蛋」。他覺得又好氣又好笑,於是他就帶著這張紙到教會去講道。當他講道前,他先說了一段引言,他說他的一生作了許多的事,也得到許多人不同意見的批評,甚至於他常常收到不具名的批評信,但今天他得到的這封信非常特別,他邊打開這封信、邊對會友們說:「直到目前為止,這是我第一封最特別的匿名信,在這信中我認真的看,但只看到作者自己的簽名,上面只寫著他的名字「笨蛋」兩個字而已,我就再沒看到他提到任何的內容了,我不知道這位『笨蛋先生』想要對我說什麼?」。

  不知道在你一生中,你曾否看到上帝的旨意也是個笨蛋的旨意呢?你曾否為此緣故使你一生從未去認識你所認為的這位「笨蛋上帝」呢?除非你真的花時間去認識上帝的旨意,否則你就沒有理由說祂不是笨蛋。因為你若不與上帝為伍,你就是視祂為笨蛋;因為你對笨蛋根本不屑於一顧、也不與之為伍。如果你不跟上帝為伍,那表示、你認為你自己所行的比祂還聰明,所以你才不屑花任何時間去明白祂所作的。總之,世界上只有「笨蛋的人」才會被你不屑一顧,難道不是這樣嗎?

  然而你真的比這位「笨蛋上帝」還聰明嗎?還是你根本從未去認識這位上帝,你就視祂「笨蛋」呢?如果是前者,你比這位「笨蛋上帝」聰明一點,那麼你所行、所想的,應該會成為許多人觀注的對象,亦即此時你不應該如此孤單寂寞;因為世界上只有「笨蛋」才會受到冷漠,今人對他不屑一顧。但誠心來看待你自己,你的一生所行是否成為別人所樂於觀注的對象呢?你的行是否成為哪一個人認真學習的榜樣呢?如果你活了那麼久了,竟然連一個都說不出來,連一個明確欣賞你的人都沒有,那麼嚴格的說,你這一生如此的不被人看重,你能否認你在別人的眼裡不也是一個「笨蛋」嗎?當然是,你本來就是一個笨蛋。

  當你能謙卑的看待自己是一個笨蛋,從此開始,你才能解開你所誤認「上帝是笨蛋」乃是錯誤的謎底。

成長必備的條件:認識自己的無知

  唯有在上帝面前承認自己是一個無知的人、是一個笨蛋,你才能拯救自己脫離無知;如果你常常對人展現出你很聰明、你比別人行,我其不知你如何回憶起學習成長時所需的無知?亦即你若不是無知,你就無需任何的學習了。因為凡事你都知,但這卻不是事實,這是你最容易疏忽的天大謊言。你自己很清楚你不是全知、全能的,或許你比小孩子聰明不少,你確實比他們知道很多,但對你出生之前,存在於世界上的事,你又知道多少呢?當你死了之後閉上了眼,在你身後繼續存在的事,你也根本無從得知。即使在相同的時間中,存在於世界上五十九億的人口裡,你又對他們知道了多少呢?我認為真是少之又少。你不知道「你」之前及「你」之後的世界所存在的事,你對它們知道得真是如此膚淺而渺小,既然很少,難道你不該承認自己的無知嗎?你應該承認。如果你能對周圍的人多認識一點,我相信你會更謙卑的對自己說:「我真是一個無知的人」。我相信即使是你周圍任何一個人的內心世界,當你開始去發現他們時,就夠你承認自己的無知了;更何況現今五十九億人口中所有人內心世界的總合,你對他們的認識如此稀少,這現象不得不令你慚愧,自己根本一無所知。

你根本不明白別人的心意

  有一天我的兒子對她媽媽說:「你煮的晚餐不好吃,我不要吃」。在旁邊我看到他對我太太的態度是這樣的不對,我就立刻加以糾正,我說:「你可以批評媽媽作的不好吃,可能她所作的今天不合你的胃口」但最後你應該再補充一句:「媽媽,下次我煮更好吃的給你吃」接著我又問他:「從小到大,你煮過什麼給你媽媽吃過嗎?」他說:「沒有」那我就說:「如果你從來沒有為媽媽作過什麼事,你這樣批評媽媽為你所作的,是不對的判斷;我希望以後你能改變過來,不要再說這樣的話」。他就允諾了,以後不再講這不好聽的話。

  隔幾天,我鼓勵他煮一碗湯給我們喝,他就在媽媽的協助下,為我們煮了一碗很不錯的餛飩湯;這是他平生第一次煮的湯,由於他也喜歡喝,所以他對自己所做的事,一點惡意的評語也沒有。

  除非你真的去作過什麼,你才會知道你會不會作,你也才曉得別人所作的,對你到底是什麼意義。在你還沒作過什麼之前,甚至於封別人愛你的心意你都會有錯覺,以為別人是要害你。於是你就先發制人,先批評人,其實此時你根本還不明白他們對你的心意是什麼。

你根本不明白上帝的旨意

  對於瞭解別人的心意,真可說我們常常是弄錯的;人都會弄錯了人的心意,更何況要明白上帝的旨意,那不是更不容易明白嗎?是的,非常不容易。除非我們曾站在上帝的地位,作過上帝所作過的事,否則誰能明白祂的心意呢?但世界上從來沒有人曾經站在祂的角度上作過祂所作的事,所以認真說,根本沒人能真正瞭解祂的心意是什麼。直到有一天,你真的跟上了上帝的腳蹤,我相信你一定比以前更能明白上帝的旨意為何。在此之前,你對上帝為你所作的一切,很可能你的反應會像我兒子對他母親的反應一樣:「你作的不好吃,我不要吃」。你知道嗎?你這樣的表達,不但拒絕了上帝為你所做的一切,更可能的是你也拒絕了上帝祂自己,因為你根本不明白上帝的旨意是什麼。

你知道上帝的心意嗎?

  上帝的旨意本來就不是人所能明白的;正如聖經保羅對上帝的看法,他說:「深哉!神豐富的智慧和知識,祂的判斷何其難測,祂的蹤跡何其難尋,誰知道主的心?誰作過祂的謀士呢?」(羅馬書十一章33、34節)。有誰能明白上帝的旨意呢?若不是上帝主動告訴你什麼,我相信你憑著自己的智慧,一點都無法知道祂什麼,無知的你還以祂是一個不存在物,豈有什麼意旨可言?但上帝卻是一位真實的存在者,只是你不知道而已,你的無知,不能代表祂是不存在的。

  要觀察上帝的旨意,你必須先明白何謂「旨意」?旨意就是心意。當你去觀察一個人所作的事情中,你可以判斷出這個人的心意為何。我的妻子每天我預備早餐,我回家時她對我施以溫馨的接待,每天晚上她都為我鋪溫暖乾淨的床,她也陪我睡覺;雖然從早到晚她都沒有很清楚的告訴我她的心意是什麼,但從她為我所付出的一切行動中,我可以知道她的心意是什麼?她的心意是「她愛我」。

上帝的旨意是祂愛你

  觀察上帝的心意也是如此,從祂為人所作的一切,就可以讓人知道祂的旨意是什麼?你知道祂有一個旨意就是祂愛你嗎?上帝愛你甚至不惜犧牲祂自己的兒子,你的罪釘死在十字架上,如果你不知道這是祂的旨意,只要你一直追問祂所作的:「為什麼你要這樣作」,直到問出答案來,你就不難得出真正上帝的旨意了。從上帝所作的事情可以讓你得知祂的心意為何。而整本聖經都是上帝愛你所作過的事,如果你沒有讀過祂為你所寫的聖經,肯定的說,你根本還不知道「祂愛你」是祂的旨意。

  聖經都是充滿著上帝所作的事,和上帝跟你之間關係的記載;如果你深刻的去查考,不難讓你從而得知祂的心意為何?但通常你有一個弱點,要不是惰性的緣故使你懶於去研讀聖經,從而使你明白上帝的旨意,否則你就是一個驕傲的罪人,拒絕接受上帝已顯明給你的旨意。當惰性與驕傲同時對你夾攻時,這情況根本就會讓你一直無知於上帝旨意的存在。

你自己的選擇而負責

  如果一個人不透過研讀聖經的過程,就想藉此憑空想像明白上帝的旨意,那無異於緣木求魚;所求明白上帝的旨意恐怕不是上帝的旨意,而是「他自己」的旨意。譬如你想明白結婚的對象,因而禱告上帝:「上帝啊!求你讓我明白哪一個才是我要結婚的對象。」你知道如果上帝真能用言語回答你,祂會怎麼說呢?祂會說:「孩子,這兩個女孩都很好,她們都是我所創造的,也都是我所愛的,你要根據我已給你的判斷力來作選擇,因為最後的結果是你要為自己負責」。尋求上帝的心意,其目的如果是讓上帝你私慾的選擇負責,我相信上帝一定不會給你這種不需為自己負責的答案。因為祂已賜給你自由意志了,你必須你的選擇而負責,這是祂的旨意。自由意志的選擇其背後的意義,就是你要為自己所擁有的結果負責。

  你有沒有發現即使一個不怎麼相信上帝的人,當他末問上帝的旨意時,上帝也沒有拉住他的手像遙控機器人一樣,一步步的牽引控制他,即使他快要犯錯了,上帝也沒有立即以災難臨及的恐嚇來阻止他的行動。無論我們有沒有上帝的旨意,我們每個人仍是非常自由的擁有自己的選擇權而任意行動;是的,因為不論你相信上帝的旨意與否,你都有很高度的自由意志,這就是上帝對你智慧旨意的所在。唯一的差別就是明白上帝旨意的人,他知道這自由是從上帝而來的,所以他理當為他的結果而負責;但不知道上帝旨意的人,他不明白自己為何會擁有自由,他也不知道最後的結果是要對上帝負責。

自由意志與審判是上帝的旨意

  因此你若明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當你尋求上帝的旨意時,這是上帝所喜悅的。因為你願意將自己的自由意志降服在上帝的規範之下、你願意將自己短暫的私慾放棄在上帝永恆的旨意之中,如此當你願意執行上帝的旨意時,凡你所作的一切就都會合乎上帝的喜悅。

  如果你不知道上帝給你自由的目的,最後是要對上帝負責,那麼這就是你最無知於上帝旨意的表現。你的行為最後要對上帝負責任,這是從上帝的角度來看的表達;但若真的從上帝的角度來看「負責」這件事,代表的就是最後我們一定都要面對上帝的審判。上帝賜你自由意志,與上帝對你的審判乃是相同的一件事:你有了自由意志這是上帝的旨意,但你也有上帝的審判,這也是祂的旨意。你所得到的自由意志與審判,這兩者原是一體兩面同時存在的,這就是上帝對你的旨意;當你越明白自由意志背後的意義時,你也會越肯定審判定必然的。

你如何處理孩子的犯錯呢?

  我有兩個目前都還未上小學的孩子,小時候他們姐弟間各種互動的行為都有,這些行為對他們而言不能說好或不好,以他們的年齡來看,我認為這都算是他們天真的行為。特別弟弟的好動常會惹怒姐姐,而姐姐的嫉妒也常會打小報告使弟弟遭殃。他們姐弟好的時候像很好的朋友,不好的時候也會像彼此傷害的敵人。我觀察小孩子他們傷害的速度很快,但他們和好的速度也很快。他們犯錯彼此傷害的事常常發生,所以我也常有機會教他們道歉和饒恕的道理。因為一天中他們彼此傷害的事實在太多了,雖然很多,但我會告訴他們我的處罰原則,就是如果他們出門在外,不管到哪裡,只要在外面他們所犯的錯,我一定不會馬上處理,但回到家我一定會合理的解決。

你痛斥罪,也接納罪人嗎?

  在外面孩子犯錯,雖然我不馬上處理,但並不表示我不處理;因為回到家之後,我不會坐視不管的,我認為這樣的處理對他們姐弟而言才是公平的審判。這也是我作為一家之主給他們自由意志的學習機會,我讓他們對自己的自由言行負責。在犯錯的懲罰中,我要我的孩子學到我愛「他們」,但我也讓他們瞭解到我痛恨他們所犯的「錯」。如果要我同時處理「他們」與「錯」這兩件事真是不易,因為犯錯是在他們身上發生的,當我處罰他們的犯錯時,很可能我連他們本身也一起拒絕了;因此我若要痛斥「罪」的不對,我也要小心處理「罪人」是否也被我一併拒絕了。我秉持的處理原則就是「三明治」原則,亦即我先以愛作基礎來教導他們,我把錯誤指明出來再予以處罰,之後我再以愛來安慰孩子受責打的痛疼,這是我對孩子犯錯約三明治原則:「愛、懲罰、愛」。我不希望他們被處罰之後還帶著強烈的罪咎感回去,我希望他們的罪被正確的解決,並且帶著完全被寬恕的心回去。

  當我在處罰孩子、與兒子面對面時,我會告訴他,他今日所犯的錯是什麼。我讓他很明確的知道錯在哪裡,因為每錯一項,他就要對自己負責一次,也就是要被打一下。所犯的一切過錯我允許他有機會反駁,他可以跟我辯論或不承認這是錯的,但通常最後他還是會認錯,因為我以別人受害的真實感受來說服他。我認為別人的受傷事實,是使他承認自己行為有錯的最好方法。我讓他瞭解別人因他的犯錯而遭受的損失是確實的,他們的受傷真是疼痛的,如此瞭解別人的受傷有多少,他就容易知錯而不辯解了。

對不起,請原諒我

  處罰完之後,我也讓他帶著完全被赦免的心回去,我要求他向所傷害的人說道歉,並請求原諒。在我家表達「對不起,請原諒我」是我家最常用的慣用語,而「我原諒你」也是我家常聽到的回應。如果他們沒有得到別人的寬恕就走,我相信他們心中某種傷害還是存在,但得到對方的原諒之後再走,你知道他們的心有多釋懷嗎?是的,他們離開時乃是帶著完全被赦免的心而離開了。每次懲罰完之後,我都會抱著兒子、安慰他被打痛的心,我把他抱在懷中,除了安慰他之外,我也再一次提醒他,他所犯的錯是我所不允許的,當他真的明白何是錯的原因之後,他好像又成長了一點。

上帝的懲罰明確不含糊

  回到家我一定先處理小孩子在外面所犯的過錯,而且對每一下手心的懲罰我都不曾含糊帶過的;我相信上帝也像這樣,祂處理我們犯罪的態度也是明確而不模糊的。雖然祂今日不馬上處理,我認為那是祂給我們自由意志的尊重,但明日如果我們還不懂得尊重祂所賜的自由而任意妄為,我相信那一刻我們也一定會很痛苦的面對祂審判的後果。

你當如何行呢?

  上帝給你自由意志,這是祂給你的第一個旨意;擁有自由意志之後你必須為自己所作的每一項結果負責,這是祂給你的第二個旨意。祂一定會執行祂的審判,如同今日祂執行賜你自由意志的主權一樣;祂如何尊重你給你自由,我相信祂也會如何對你所作的一切給予公正的審判。

  自由意志與審判的詞彙是從祂的角度來看;但如果從你的角度來接受這兩個旨意時,你當如何行呢?首先你從上帝得著自由意志之後,你就要好好的珍惜發揮出這個權利,不要任人轄制宰割你,你要真正的作好你自己並作正確的選擇。當然聖經不是巨細靡遺大小陳列了哪些是可作,哪些是不該作的事,但只要你願意認真去找,總是可以發現聖經的原則是什麼。你一定要去讀聖經,才可能找到從上帝而來正確的原則,否則沒有聖經的教導,你會以「自義自是」的方式來作為自己的原則。這是今日世界為何如此混亂的原因,因為各人所見不同,但各人主見又如此強悍,誰也不服誰。今日你若願意順服於更高聖經原則的管制,我相信你就不會有明日混亂生命的產生結果。

給你一萬次的機會

  你要善用自由意志不作傀儡、認真作好自己,這是回應上帝旨意的第一步,其次就是你要為自己的所行負責。

  你知道嗎?每次當我懲罰完我的孩子犯錯時,我都一再的提醒他,為什麼我在外面不立即處罰他的原因,因為在外面我要訓練他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雖然在外面每次他總是都有狀況發生,事後我也都要懲罰,但我仍是每次都選擇尊重他;因為相同的錯誤在他學會對自己負責之後所得到的改善,我相信這是他真正改變的行為。我認為孩子若需要在不同的錯誤上有一萬次的改變才會成長,我也會給予他們一萬次的成長機會;我相信上帝若給我們自由讓我們為自己的成長負責,祂也會如此待我們,祂也會給我們一萬次以上的成長機會。

你若忽略死亡的必然性,你也會忽略耶穌救贖的必要性

  面對自己,你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真是不好學的功課吧!肯定是不好學的。因為你的罪性早已使你不願意對自己負責了,不管你是男人或女人都是如此。看看上帝在伊甸園的審判就可以發現,最原始的兩個男女,亞當和夏娃都犯了罪,他們不願也不能自己負責。亞當、夏娃是如此,難道今日的你比他們更好嗎?我想你跟他們差不多,沒有什麼不同。即使你想要負責,但你真的承擔得起犯罪的後果嗎?不可能。因為罪的死亡性,世上從來沒有一個罪人能逃脫。另一方面你已犯過的罪、你已使人產生的傷害,在心靈上都足以置他們於死亡,死亡既已發生,你就沒有辦法讓人從這樣的死亡中釋懷;總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罪人能逃離罪的結果。面對這樣的罪,若你真要為自己負責,自己所受的罪果承擔其責,那麼死應是你最合理、公平的歸屬。最後你會和罪一同受咒詛而死亡,結果你就是死路一條了。走到這樣的結果,你若發現你的結局竟是死亡的負責,對你而言,又有何意義呢?毫無意義。死了你還有什麼話可說呢?因此你若要自由意志負責,如果你不從接受耶穌對你的救贖作起,你將永遠沒辦法讓自己有真正開始的負責。反而你的所作、所為將會永遠進入死亡,因為你若忽略罪和死亡的必然性,你也必定會忽略耶穌拯救你的必要性。

  因為耶穌的死是為罪人而死的,但你卻對自己的罪遲遲不肯承認,你也不接受耶穌為你的罪而死的事實,因而你就不可能有機會接受耶穌的赦免。然而耶穌的死,既然在兩千年前已經完成了,在祂看來祂已完成「為罪人而死」的使命,但對你而言,你卻一點也感受不到,為何兩者問的誤差會如此之大呢?唯一的原因就是,你不認為自己是個罪人,你也不以為罪的可怕性,真的會危及到你;你若忽略了死是如此傷害了別人,並且忘記死也是對你個人深深的傷害,這樣的認為將使你永遠不會跟耶穌有任何的關連。

  我看祂那麼願意愛你,願意跟你產生關係,但你卻遠遠的躲避祂,不願意回應祂;你痛恨祂對你罪惡的指責,說你是個有罪的人,但話又說回來,除了祂之外,有誰敢指責你是一個罪人呢?為何你跟神之間有這麼大的認知差異呢?原因無它,原因乃是你因罪的緣故而拒絕於神。你知道你罪性的自由意志已無法為自己選擇正確的真理了嗎?如果繼續下去,這樣的結局演變,你能預料是什麼嗎?我想你只能被動的等候死亡審判的來臨吧!

  耶穌的赦免已經完成了,但這赦免是對那些回應於祂、並且悔改於己的人才能有效。當你從出生開始,你就被賦予自由意志了,直到死亡之時你的自由意志也要被收回;這中間你最重要的事是什麼呢?我認為就是悔改,能悔改之後的你所產生出來的行動,一定是不同於你悔改之前的行動,因為除非你已看到自己的罪了,否則你一定不願意悔改。但假設有一天你真的認識了自己的罪、如果你真的要悔改了,此時你能承擔得起自己已犯的「罪果」嗎?我認為不可能,沒有一個人能夠負擔得起;因為每一次你所犯的罪、每一次都是造成別人心靈上的死亡,這個死亡是真實的,因此唯有你願意藉著耶穌的死才能承擔一切死亡的罪果、與傷痕。因為祂的死是與天上的父神身、心、靈永恆的隔絕,這樣付代價的死,是祂為每個願意悔改的人所受的懲罰。

為自己的罪而死乃是必然的報償

  我認為你所擁有的自由意志,使用它,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要選擇耶穌作救主;亦即,接受於神恩,悔改於己罪。這樣的行動,是你對自己負責的開始。在沒有悔改接受耶穌的赦罪之前,你面對上帝的審判,結果只有必然死亡的結局,因為耶穌為罪人的代死行動沒有發生在你身上。因為你無知於神恩、因為你選擇不要悔改,所以最後你為自己的罪而死,乃是必然的報償。

  唯有悔改之後的你面對上帝的審判,將不是等候死亡的懲罰審判;與此懲罰相反的,乃是一場隆重的頒獎典禮。因為上帝將要按照你悔改之後的行為報答你。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悔改之後,不再犯罪的生命,那是什麼樣的生命呢?我認為那是一種不願意、也不再傷害別人的生命。我相信這樣的人他所作的一切,會更進一步的使人心靈受到安慰。因為悔改後的生命,他在一切的人際關係中,一定會成為一個使人得到益處的人,這樣的人難道他在上帝的審判前不該得到合理的頒獎嗎?他一定有資格得到的。聖經就是如此記載:「因為上帝必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羅馬書三章六節)。

  上帝給你自由意志的目的,是要你對自己負責,這是祂的旨意。對一切真心悔改的人,因他所行的一切,在末後的審判來臨時,也將是一個隆重的頒獎,這也是祂的旨意,把握住「自由」與「負責」的祕訣,我相信你就是個對的人。

  好不容易讀完十四章了,加油吧!剩下最後一章就快看完這本書了,直到目前為止,你明白上帝的旨意了嗎?

 

 

 

 

 

 

august 2, 2000
李鴻志
caleblee@ms32.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