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章博物館


我最糟糕的夢魘總是在星期天晚上發生。而其中一個讓我最覺顫慄、很特別的一個夢魘,就在八月的一個悶熱夜晚侵入我的夢中。通常在講完三次道,再教上一班主日學後,總是不太容易入眠。最後總算進入夢鄉了,夢境中,我看見自己站在一棟講章博物館裡面。玻璃箱內展示各式各樣的講章標本,看起來是這麼熟悉。當我靠近些,仔細端詳這些講章時,我認出它們正是我在過去五年來講過的講章。而每一個展示櫃都有幾份不同的講章手稿。

第一個櫃子的標示卡說明櫃內陳列的是:「搖動木馬的講章」,而且細字的解釋說明,"這類的講章看起來總是在動,但那裡也到不了。"總是在進攻,但始終無法向前邁進一步。這樣的陳述真讓我心痛而覺退縮,不由自主的我走到另一個展示櫃。

下一個標示的是,「畫眉鳥的講章」。"這些講章都是以毫不費力、不加思索的方式,再綴上豐富華麗的點滴信息傳講出來。"這些點點滴滴的信息都是別人的,若不是偷竊來的,就是模仿得來的。

第三個展示櫃也好不到那裡。卡上寫著「聖誕樹講章」,"一個另人惋惜的收集品,收集的是光彩奪目、掛在一個東西上的裝飾品,這些裝飾彼此之間一點關係都沒有,就像是聖誕樹上那些閃閃發光的亮片而已。"在夢境裡,我急著找個出口能讓我奪門而逃。

但是擋住我的去路的是另一個標示,「婚禮蛋糕的講章」。卡片上的說明是,這類的講章就像是傳統的結婚蛋糕,"華而不實的結構,裝飾著糖果的城堡、蜜餞的花園、細糖粉做的同心結以及蓬鬆奶油的愛心。"這一類的講章永遠都是甜美無比,但是卻一點都不營養。

當我幾乎走到博物館門口時,我看見了另一個講章標本,「耶利哥的講章」。旁邊的標示解釋著,"這類的講章跟隨著約書亞攻打耶利哥城的計劃。大家都這麼認為,只要傳道者在信息的主題外繞個七圈,城牆就會倒下來。事實上,根本不會!"

第二天早上,我回顧昨晚的"講章博物館之旅",試著以一杯濃烈的黑咖啡振作低靡的精神。忽然間,我發現這五種型態的講章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它們都沒有一個目的來讓信息朝一個具體的目標發展。

上講道學的學生強調講章之所以無法達到目標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失敗的嘗試在一篇講章中包含許多主題。傳道者本應該好好的針對一個主題,有力的發展要講的信息,但是他們卻寧可在單一的主題中,塞滿了許許多多的主題。結果,他使得許多本應該得著堅固的聽者,到頭來卻是一頭霧水、不知何去何從。

Dr. Jay Adams建議傳道者應該學學雷射光是怎麼照射的,雷射都是透過一道凝聚的光束射出的。Dr. Adams甚至說道:「不惜任何代價只求抓牢的原則,就是好好的談談那小小的一點。」

如果傳道者想像著,他每講一篇著重在一個特定主題的講章,就有人願意付他廿五塊美金,那麼這位傳道者一定會編輯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講章,而每一篇講章都只講述一個小小的主題。

取代傳講"禱告"這類大得不得了的主題,我們寧可傳道者傳講這麼浩瀚主題的一小部份就夠了。傳道者可以只談談禱告的益處、禱告的姿勢或者禱告的時間。這樣下去,我們可以將這主題發展成種種不同的題目。

在選擇講章題目時,傳道者必須考慮這樣的題目對會眾而言,是否重要?是否具挑戰性?這篇信息的重點是否生動、或是會眾熟悉的,還是頗能震撼人心的?當一位傳道者在祈求神引導他預備下一主日要傳講的信息時,他必須充份考量聽者領悟信息的程度。

一旦傳道者對準了講章的題目,他所面對的下一個問題,就是輔助材料的收集。你必須只選用那些能夠達成講章目標的材料。每一個觀念、每一則例證都應該趨向講章的結論,否則就該棄而不用。例如,一篇以舊約先知約拿在尼尼微城事奉為主題,談及需要認罪悔改的信息,就不合適高談闊論"約拿"的意思就是"鴿子",或是因為這名字只出現在列王記下十四章廿五節,而大作文章。

或許對傳道人而言,這是一種比較生疏的訓練,但如果傳道者能將他講的信息定焦於一個主題,而且能以一句話表明,那該是何等令人歡喜的事。此外,更期盼這樣的講章句子能闡明聖經永恆真理,並能明確的寫下成為一件事實的敘述。這樣的句子寫在傳道者信息的導論後頭,並正好在進入本論的第一個主題之前。讓我們看看以下的例子:

"崇拜如何變得有益?"是一篇架構於以賽亞書第六章的講章。導論部份提到一位虔誠參加教會聚會的信徒,一生之中大約參加五千次聚會。身為崇拜者。當我們坐在教會,聆聽不計其數的信息時,我們應該想想如何讓我們的崇拜能幫助我們獲得永遠的生命,而以賽亞書第六章正可以提供我們這方面的幫助。這篇信息的目標可以寫成這個樣子:「每一位基督徒都可以使得他的崇拜變得有價值,如果他跟隨以賽亞書第六章的榜樣。」這篇信息的大綱如下:

1. 基督徒必須得到對上帝的異象(vss. 1-4).
2. 基督徒必須得到對自己的異象(vss. 5-7).
3. 基督徒必須得到對世界的異象(vss. 8-13).

「向前邁進的榮耀」是一篇架構於希伯來書十二章一至二節講章的講題。這篇信息的目標是:「向基督徒闡明勝過試探的方法」。講章的段落是:

1. 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重擔(vs. 1).
2. 認出能夠幫助我們前行的力量(vs. 1).
3. 仰望為我們創始成終的耶穌(vs. 2).

Dr. Paul Rees的一篇未印行的講章也是按照以上的原則發展,「當個好人有甚麼不好?」是篇解釋提多書三章五至七節的講章。他的目標是:「查驗人的義與上帝的義之間的比較。」Dr. Rees所列的信息大綱如下:

1. 當人們嘗試以自己的方法拯救自己時,最重要的字是道德;在神方面,最重要的字是憐憫。
2. 人們關心的是美好;上帝關心的是更新。
3. 在人們拯救自己的計劃中,他最關心的是時時能夠快樂;而在上帝救恩的計劃裡,最關心的是永生的盼望。

或許我們該學學騾子,如果他實在想踢一個東西,那它就會千方百計、冒險犯難的去踢這個目標。我們如果效法騾子執著的精神,那我們就可以避免星期天晚上的夢魘。

除此之外,該說明的一件事是,縱使有優秀的講道技巧及進步的方法,對靈命退後的傳道者而言,根本無濟於事。上帝話語的奇妙大能,就是無法藉著一個不願意順服神的生命表現出來。這樣的傳道者就像被剪去頭髮的參孫一樣,註定是悲慘的失敗;也像是勉強穿戴掃羅軍裝的少年大衛一樣,根本格格不入、寸步難行。

努力的將講章定焦於一個特定的目標,連帶的也能節省時間。一個傳道者若能建立某些良好的講道習慣,並建立起一櫃子聖經經文的靈感,那會使他的講台事奉更具效力。由於能夠達到宣講真理的目標,解經的講道會是非常美好,不要多久,傳道者就會覺得後悔把時間用來做別的教會雜務。

但是我們很難勝過光是依靠自己及自己準備講章的工夫,而較少仰賴聖靈作工的試探。當我們依靠我們設計的噱頭、節目、規則及計劃,我們就不再在加略山上破碎自己,而無可避免的,在和撒旦的爭戰中,我們必遭擊倒,一次又一次的落敗。

當我們與上帝有正確的關係,而且實踐所傳講的聖經真裡,我們更能瞭解聖靈在教會事工上運行的大能。祂能引導我們選擇最合時合地的聖經經文,引導我們使用解經書及靈修書籍作為講章輔助材料,引導我們研讀聖經,也幫助我們記起聖經中的相關經文,並找到適當的例證幫助會眾的吸收。而在傳講信息時,聖靈更能裝備我們,繞我們充滿信心、放膽講述真裡,使主耶穌基督並祂的容耀更能深入人心。當我們在傳講時,聖靈偶而也會加添我們新的靈感及材料,這些靈感及材料是我們在預備講章時,從未想過的。

我們看見上帝在會眾及傳道者身上的事工。我們知道祂開啟人心,並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彰顯祂的話語。而聖靈也不斷的將聖經經文放在聽者的心靈及記憶中,並使這些經文像是撒在好土的種子一般,在基督徒生命中結實千百倍。

捉住目標,信靠上帝。祂必能改變你我講章博物館的展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