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系列-與人同住
以賽亞書57:14-21

序言:

  1. 偶而,我會提醒自己,到底即將參與的崇拜是甚麼意思?有甚麼意義?
  2. 神學院的崇拜有甚麼意義?
  3. 神學院的崇拜是身心靈得著造就的重要一環。
  4. 我們說,我們不希望我們的生命膚淺,
  5. 我們來神學院是為了認識聖經、信仰,並根基在這聖經、信仰上培養深刻的靈命及事奉基礎。
  6. 這個時間正是培養靈命的時刻。
  7. 這個時間也是讓我們的生命不膚淺的時刻。
  8. 當我們讀著、聽著經文的時候,我們正在建立我們的靈命。
  9. 我們也在建立我們事奉的立場、原則。

修築道路、挪開絆腳石

  1. 這段信徒箴言中列為今天靈修的經文,開宗明義說道:「14耶和華要說:你們修築修築,豫備道路,將絆腳石從我百姓的路中除掉。」
  2. 面為這樣的經文,我們該如何得著幫助?如何得著啟示?
  3. 看了這段經文,我們彷彿聽到當時的以賽亞先知聽到上帝的啟示,
  4. 要他修築修築,豫備道路,將絆腳石從我百姓的路中除掉。
  5. 這是甚麼樣的道路?
  6. 是朝見、敬拜永生上帝的道路。
  7. 當時的以色列人有甚麼樣的絆腳石在他們面前呢?
  8. 很多絆腳石,是他們自己搬來擋道的。還是別人搬來擋他們到道。
  9. 修築、挪開,是以色列人不斷面對的挑戰,
  10. 而耶穌基督最讓人驚心動魄的事奉是祂清潔祂父的家。
  11. 那個家是祂年幼待了三天的地方,但是,當祂成長的時候,再一次進入聖殿時,祂需要清潔聖殿。
  12. 上帝的啟示在哪裡?上帝的啟示是甚麼?
  13. 今天早上,就在這裡、就在這時刻,我們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聽到上帝對我們說:「你們修築修築,豫備道路,將絆腳石從我百姓的路中除掉。」
  14. 只是,你我今天面對的挑戰是,我們已經不知道,哪一顆是跌人的絆腳石?
  15. 我們已經不太清楚,甚麼是對的?甚麼是錯的?
  16. 怎麼明白呢?
  17. 還是看看上帝的話語,在上帝的話語中沈思默想吧。

思索上帝的話語

  1. 「因為那至高至上、永遠長存(原文是住在永遠)名為聖者的如此說:我住在至高至聖的所在,也與心靈痛悔謙卑的人同居;要使謙卑人的靈甦醒,也使痛悔人的心甦醒。」
  2. 這段聖經告訴我們,將臨期的目的,聖誕節的精神。
  3. 將臨期指向的生命,就是一個臨到人群中的生命。
  4. 聖誕節的精神,就是一個道成肉身,住在人中間的生命。
  5. 「我住在至高至聖的所在,也與心靈痛悔謙卑的人同居。」
  6. 道成肉身是我們信仰的中心點,也就是基督論的中心點。
  7. 除去道成肉身,就沒有基督教,除去道成肉身也談不上甚麼基督論。
  8. 而我們的信仰若不是道成肉身,那也別提了。
  9. 魏外揚老師回到庚子年,宣教師的精神讓我們感動。
  10. 不說別的,光說他們穿著長袍馬褂、梳著長辮子,為了得到我們同胞的認同,他們做了。
  11. 這是道成肉身的精神,也是落實事奉的精神。
  12. 齊克果時代的丹麥教會。是丹麥教會史上強盛的一頁,可是卻是齊克果最躂伐的階段。
  13. 梵谷是荷蘭教會的傳道人,當他願意事奉礦坑的工人時,反對最力的是教會。
  14. 這段日子,看了電子剪報,讓我感動的是,許多在人生谷底的人,如何走出谷底。
  15. 我們實在應該問問自己,當我們在這裡的時候,是否確實明白,所學所想不是脫節,而是如何應用?

矛盾的生命

  1. 面對道成肉身,最讓我感動的,就是耶穌基督知道人們是怎樣迎接上帝兒子的降臨。
  2. 面對攻訐、反對、逼迫,他沒有幻滅、破滅,沒有說,天上聽的跟世間的真相不同。
  3. 他到自己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
  4. 他沒有一天到晚問:「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5. 這段經文後半段,尤其是十七、十八節描寫的就是這樣的心態。
  6. 「17因他貪婪的罪孽,我就發怒擊打他;我向他掩面發怒,他卻仍然隨心背道。」
  7. 「18我看見他所行的道,也要醫治他;又要引導他,使他和那一同傷心的人再得安慰。」
  8. 從十七節,我們看見世人,包括基督徒、非基督徒對信仰、包括你、包括我,對上帝話語的回應。
  9. 其實,最讓我們感覺尷尬的,這面鏡子照出的,也是我們的模樣。
  10. 仔細思想,我們的心真是背逆。
  11. 也是你我的事奉必須要具有的預備。
  12. 但是,當我們看見十八節時,「…,也要醫治他;又要引導他,使他和那一同傷心的人再得安慰。」
  13. 這句話對你、對我有何意義?
  14. 你體會到這句話嗎?你曾經歷過祂的醫治、引導、安慰嗎?
  15. 這個時候,你想到誰?需要得到醫治、引導、再得安慰。
  16. 當我自己在麥當勞打這段話時,我一直思考是甚麼樣性情,讓上帝看著以色列百姓隨心背道,卻又仍然醫治、引導、安慰?
  17. 那是一個父親或是母親的胸懷。
  18. 多少年來,我深深體會,傳道人需要有父母的胸懷,這樣你才能幫助弟兄姊妹。

結語

  1. 到目前為止,您今天早上的崇拜得到甚麼?調整了些甚麼?對您今天的剛剛經過的以及今天、明天、後天的學習有甚麼意義?
  2. 有一位基督徒談到他的崇拜生活,他說:「每次與神親近,我總像撿拾草莓的人,每次離開的時候,我要看到一個裝滿草莓的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