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牧 與 教 育 小 站
www.christianeducation.net

       
信神早崇拜講台 講員:江茂松牧師
經文:帖撒羅尼迦後書36-12 講題:卡認份一點
日期:613 整理:徐淑瓊

 

引言

 

我剛才一直唱那首歌的時候,我感觸蠻多,趕快工作啊!的確,要趕快工作,但是問題出在哪裡?問題是趕快工作,事情還是沒做好啊!發生什麼事?的確,我們應該趕快工作,可是問題出在當你趕快工作的時候,你是不是按照正確的方法,好好的作?

今天講的真的很重要,我本來想說把我太太也拉來聽,因為這對她有幫助。結果他們得勝者今天到龍山國小,接六年級要送到光武國中,很可惜喔,不過我還是把他錄下來,拿回去給她聽。很重要對不對?「卡認份一點」,我每次在準備講道學的時候,總是會找一些例子,有時候在課堂上跟同學討論經文的時候,我就覺得,哇!突然間你看到一段經文真的非常棒,很適合講。

今天這段經文,我真的覺得非常好,可是你知道嗎?這段經文你拿到主日崇拜講,合適嗎?感覺上不太合適,我就想說這麼好的經文,這麼棒的經文,到底要在什麼地方講,比較合適呢?想來想去,太棒了!六月十三日,正好是今天,正好在這個學期裏面最後一個禮拜,禮拜二的講道,正好我站在這邊。

我就抓住這個機會,正好在今天,讓我們來思考這個題目,我們在思考這個題目的時候,我心中最大的感受就是說:怎麼會有一個人,能夠看見這麼基本的、這麼踏實的一個工作哲學。每次當我們看到保羅的時候,我們就覺得,哇!保羅實在很厲害,他講一些因信稱義,他講一些非常非常深奧的,他講一些我們想起來怎麼這麼有智慧的話語。

但是今天當我看到這段經文的時候,我在想怎麼會有一個人對事工有這麼基本的體認,對整個教會的事奉有這麼正確的、非常踏實的、非常基本的瞭解。所以當我看到這段經文的時候,我就想說,到底要給它一個什麼樣的題目呢?我想了想,我想「工作哲學」,好像這題目太深了,不太適合。想了想,我就想這個「很基層的保羅」,好像也不錯。

然後,忽然間那天振發問我,牧師啊!你的題目是什麼?我想來想去「卡認份一點」(台語),哇!我就想到今天的題目叫做,「卡認份一點」,比較認份一點點。什麼叫做認份一點點,我們知道我們的角色是什麼?我們知道我們的工作是什麼?我們知道我們到了教會以後,我們應該怎麼在最基本的地方怎麼作?

 

一、照規矩行

 

我們來看這段經文,帖撒羅尼迦後書36-12,當你看這段經文的時候,你會發現保羅在這段經文裏面,他先提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他連續三次在這段經文裏面,提到同樣的一件事情。什麼事情?不按規矩,在這段經文裏面,保羅連續三次提到,不按規矩。在保羅心裡,他想到一個工人,他想到一個服事主的人,他覺得最重要的第一件事情是什麼,你知道嗎?

要照規矩來,各位弟兄姊妹,我真的覺得,當保羅想到基督徒的時候,當保羅想到服事的人的時候,他想到什麼呢?很多時候我們沒有照規矩,所以我們應該照規矩。我自己常常覺得,很多人當他信主以後,他就真的很釋放,得著自由了,對不對?一天到晚都稱兄道弟,多過癮!稱俞牧師我們說俞弟兄,對不對,好像我們都是平輩的,很釋放對不對?我們看到普牧師這麼高高在上,我們還是一樣稱呼他弟兄,哇!甚至有人稱呼我們的李弟兄,對不對?

我們覺得我們很釋放,我們覺得很自由,但是你知道嗎?在釋放與自由當中,我們忘記了,其實我們教會,我們的事工,我們很強調,我們很講究規矩。我們的主,他是一個非常守規矩的人,當你看聖經的時候,你有沒有發現,我們的主,他是一個非常非常守規矩的人。他照規矩行事,他照規矩接受約翰的洗禮。保羅也是一樣,他作什麼事情,他照著規矩來。

各位弟兄姊妹,當我們準備踏進教會,無論是畢業到教會事奉,或是暑假我們到一個教會裏面,有一件事情非常重要,就是你必須要瞭解那個總會的規矩。你也必須要瞭解那個教會的規矩,你也必須要瞭解,當你到了這個教會以後,除了你看得到的那些規矩、那些放假、那些休假、那些工作規矩以外,你還要看看你跟人在一起的時候,那個相處的規矩。

我覺得今天多少時候,我覺得這個規矩,你不要說踏到教會以後,我們才開始學習。我覺得我們今天到神學院,我們成為一個學生,我們就應該看自己合乎中道,我們就應該在這邊照規矩而行。我每次看到小孩子,我覺得今天的孩子很挑食,可是我發現挑食還不是一個太大的問題,我發現當一個學生挑食的時候,那才是真正的問題。學生的挑食不是挑我們賴大姊的挑食,你不是挑她煮的,而是你到了學校以後,你對你整個功課、你對你的整個學習你在挑食喔!你挑喜歡的、你挑軟的、你挑你有興趣的、你挑老師看起來比較順眼的、你挑這班同學比較好的,你在挑啊!你忘記你來到這邊,按照規矩而行,你應該看自己合乎中道,那就是認份的知道,你是一個學生呀。

當到了教會的時候也是一樣,你的衣食住行育樂,你跟年長的在一起,你跟年幼的在一起,你跟男性在一起,你跟女性在一起,一定有他的規矩在那邊。我自己每次想到這邊的時候,我就想到約翰福音最後那邊說的,哇!有一個人問說:那個人怎麼樣?那個人怎麼樣?耶穌跟他說什麼呢?耶穌給他說:你要瞭解,你今天是伸出手來,讓人束上帶子。各位弟兄姊妹,我們今天在教會事奉,就是這個樣子。我們伸出手來,我們讓人束上帶子,我們照教會的規矩而行。

各位弟兄姊妹,當我們到教會的時候,我們跟牧師相處、我們傳道人相處、我們必須要知道,我們看自己合乎中道。我們是一個學習的人,我們是一個同工,我們應該在教會的基礎,在我們人跟人之間的相處,以及在信仰基礎上,我們與我們的傳道人同工。好,這第一件事情,我覺得很棒!保羅說:很多人不按規矩,所以我們要照規矩。

 

二、安靜作工

 

第二件事情我覺得很有意思,什麼很有意思呢?我覺得當我看這段聖經的時候,我真的很想用台語,為什麼呢?因為我發現整本聖經裏面,最適合翻成台語的就是這一段。頭一句這麼說:你要照規矩,第二句說什麼?你知道嗎?你要默默的作,喔!這個很好你知道嗎?第一句,你要照規矩來,第二句,你要默默的作。當我看到這段聖經的時候,我覺得很有意思。

我們靠主耶穌的名,勸誡這樣的人,要安靜做工,吃自己的飯。安靜作工,不是說你不出聲,不是說你悶聲不作,是什麼意思呢?你要安靜作工,就是你不要發牢騷,你不要埋怨。這裡有兩句,你不要碎碎念、咂咂念〈台語〉,你只要默默的作就對了。就是這樣子,你在教會裏面,很多事情,你專心的作、守本分的作、你認份的作,教主日學,認份的作,沒有問題。

倒垃圾,沒有問題,洗馬桶,沒有問題。我最近一直推行剪電子報,因為剪電子報真的很好,你可以收集到很多很有意思的東西。大概是上禮拜吧,杏林子劉俠寫了一篇文章,她寫了一篇文章叫洗馬桶,那個標題叫洗馬桶。哇!我看了之後真感動,那裡提到兩個洗馬桶的人。第一個人她是指,有一天杏林子劉俠和她的一個殘障朋友到靜宜大學。到靜宜大學,從台北開車到台中,那麼下車第一站找哪裡?找廁所嘛,對不對?

結果她的朋友一下車,找廁所,然後就在那邊埋怨,發牢騷,這是什麼大學嘛!這麼好的大學,廁所連殘障設施都沒有,像什麼大學嘛?哇!她的朋友在那邊講,突然間從廁所那邊,有一個老先生拿著一個水桶出來,就一直跟他們道歉,「對不起,對不起,我們會改善,我們會改善。」最後他們去到校長室,結果一看,誰坐在那邊?就是李家同。就是當時靜宜大學的校長李家同坐在那邊,就是剛才拿著水桶在那邊掃廁所那個老先生嘛。

他就安安靜靜的,安安靜靜的在廁所裏面,就在那邊掃廁所,就在那邊洗馬桶。然後她除了談到這個以外,杏林子除了談到李家同以外,她還談到另外一個姓李的,那個姓李的也很特別。那個姓李的從台灣跑到美國波士頓去牧會,在波士頓華人教會,那個華人教會真的很了不起。因為那個華人教會有很多偉大的人,那個學者在那邊的。結果我們這個李秀全牧師到那邊的時候,他真的覺得這個教會,要怎麼才能奮興?這個教會要怎麼帶動所有人服事?

結果有一次他們也是一樣,有一個教會年長的執事,跑到教會,然後到教會同樣的也是要找廁所。結果你知道嗎?他進到廁所裏面,他看到裏面一個跪著洗馬桶的,誰啊?李秀全牧師啊!他來過我們這邊,你記得嗎?那個人啊!你想想看他洗廁所的樣子,我洗廁所可能比較好看,對不對?他洗廁所的樣子,長得這麼好看的一個人,蹲在那邊,然後在那邊洗廁所。

你知道嗎?那個教會的執事看了以後,大受感動。他看到說:怎麼會有一個傳道人,這麼願意安安靜靜的、默默的在那邊洗廁所。其實李牧師我在將近二、三十年前我就認識他,我第一次聽他的見證,我就很感動。那時候他大學畢業,然後在校園團契服務,在校園團契服務時,他被派到新加坡去受訓。

他那時候回來跟我們作見證,他說:他到新加坡最震撼的一件事情就是,他是去作領袖訓練的,但是第一天到哪裡?清掃水溝,他說:他們這群知識份子,高級知識份子,第一天就是把袖子捲起來,然後清臭水溝。他說那一次讓他深深的覺得,什麼叫做安安靜靜僕人的形象。各位弟兄姊妹,照規矩來,第二、默默的作,我們真的在教會裏面,我們要安靜作工。

你不要碎碎念,咂咂念,你只要默默的作,就對了。你說在教會裡沒什麼好作的,我告訴你多的是啊,在教會裏面有很多抽屜,有好幾年沒有人打開過。裏面放什麼東西啊?過期的雜誌、過期的信件、過期的相片、過期的…..,全部塞在那邊,你知道嗎?在教會很多很多啊!只要一個角落裏面,那個角落可能很久沒有人清過了。很多很多的相片、很多很多的書籍、很多很多的教材都需要我們默默整理,很多很多的人都需要我們默默去關懷喔。在教會裏面牆頭牆角都是工作,牆壁頭牆壁角到處你都可以找到工作,讓你一個人可以在那邊默默作的。

 

三、吃自己的飯

 

第三件事情我覺得很棒,第一、照規矩來,第二、安靜作工,第三、你要吃自己的飯,靜靜的吃。我覺得這個真好,第三個他提到一個原則,實在實在真好。非常基層,你看,他說什麼?他說:我未嘗白吃人家的飯,你呢?你應該照主耶穌的吩咐,勸誡這樣的人,要安靜作工,吃自己的飯。

當我看到這段聖經的時候,真的很感動。當保羅面對弟兄姊妹的時候,他說我不是一個白吃飯的人啊!我不是一個吃白飯的人啊!我實在很擔心,很擔心說:對啊!牧師說不能吃白飯,我們摻一些醬油、豬油,比較有顏色。保羅面對弟兄姊妹的時候,他十分自豪的說,我未嘗白吃人家的飯。為什麼?因為我的服事,我所付出的和我所得到的是對等的。

各位弟兄姊妹,我們在教會實習,我們要領薪水啊!我們從執事會主席手裡領那份薪水,我們拿著實習費,我們拿著薪水,當我們領的時候,我們能不能把握心情一樣,我沒有白吃人家的飯。我已經在這件事情上,我盡力的擺上,我盡我最好的服事了。不是為了這份薪水,但是我盡我最好的,擺上了。

我覺得剛剛講到吃飯的時候,有兩件事情很有意思:第一個,我沒有白吃人家的飯,第二個,吃自己的飯,你就吃自己的飯。你吃自己的飯就好了,什麼意思,你不要吃飯內,看飯外〈台語〉。你不要光吃自己的飯,忽然間你的眼睛在瞄別人的碗。怎麼搞的,我的碗怎麼比別人的少一些東西,怎麼我一瞄人家的,別人的總是比我的好,人家的肉好像比我多。

各位弟兄姊妹,我覺得我們在教會裏面,一件事情非常非常重要的就是說:你好好的吃自己的飯。什麼叫好好的吃自己的飯?你好好的做你的事、你好好的接受你的責任、你好好的完成神交給你的工作。各位弟兄姊妹,我們在教會裏面,我們真的要好好的,當我們捧著這一碗飯的時候,我們在服事的時候,我們應該要好好的擺上。我們不要一天到晚在想說,是不是有更好的、是不是有更豐富的、是不是有更好的菜色在等著我們?不是,你先好好的把你這碗飯吃好再說。

 

結論

 

今天早上我上網看中國時報,有一篇文章我真的覺得很久沒有看到,真的很久沒有看到,我就把它剪下來。當然不是用剪刀,ㄟ,我在想一件事情,既然你們都沒剪,乾脆到我那邊copy一份算了,因為我四月份大概剪了三百多篇,五月份剪了四百多篇,那些文章都很棒。

今天早上我剪了一篇,那篇我更喜歡,那邊文章的標題是,你要有待上十年的準備。我告訴你,我已經很久沒有看到這樣的文章了,那篇文章是給那些菜鳥的,就是給那些剛剛畢業,準備到社會的人的一些文章。其中有一篇叫做你要有待上十年的準備。這是一個廣達文教基金會一個執行長,他在公司負責人事方面的。他說了,我面對新進員工的時候,我要跟他們說明,你如果要進來,你起碼要待上十年以上的準備。

你既然來了,我們一起捲起袖子,我們一起作。你知道我為什麼覺得這篇文章很棒,你知道為什麼這篇文章我一看到它的題目,我就深深被抓住了。我告訴你,在教會我們聽了太多了,我在教會聽了太多了,你畢業以後,你到一個教會,你會覺得,好吧!試試看吧!一年、二年,試試看嘛!走著瞧,對不對?如果好的話我們就繼續,如果不好我們就算了。對不對?

反正我今年進來,明年又畢業,所以很多傳道人是什麼樣子?我到這邊一年,我到那邊兩年,然後就換一個教會。甚至有時候我們實習也是一樣,一進到這個教會就覺得,沒有關係,反正十個禮拜嘛!十個禮拜,我差不多用四個禮拜熟悉環境,後面四個禮拜我準備打包回家。打包回去神學院上課,其中兩個禮拜,我就用那兩個禮拜,大家熟悉一下就好了。

各位弟兄姊妹,好好的拿住神給我們的這份職分,好好的作。當我們畢業在一個地方的時候,當我們進到教會的時候,我們真的全然擺上。當這世界,他面對他的員工說:你要來,可以。你進來起碼要待上十年,你準備待上十年。在這十年裡,你會遇到很多很多讓你不舒服的事情,你會看到很多很多讓你不如意的事情。但是無論如何,你下定決心就是要經歷這十年。

那麼,當你經歷這十年,你會成熟成為社會一個有用的工人。各位弟兄姊妹,我覺得或許我們在神面前,我們應該有這樣的心說:神阿!我一進到教會,我就準備把我的一生全部擺上,準備經歷過那最不容易的、準備經歷過那最難熬的,我準備捲起袖子,準備你所託付我們的責任。我們低頭禱告。


天父上帝,當我們在這邊思考這段話語的時候,我們知道有時候,我們面對教會的事奉,很多時候我們充滿了喜樂,很多時候我們真的願意擺上。但有時候我們會有一些軟弱,但主我們感謝你,你用這段話提醒我們,讓我們知道在教會裏面,我們應該如何擺上?

主阿,真的求你幫助我們,讓我們看見保羅的心腸,讓我們知道在教會裏面,我們該如何默默的成為你所肯定、你所讚美的忠心良善的工人。主也求你幫助我們,當我們在服事的時候,有時候我們遇到試探,我們會覺得這個地方適合我們嗎?求你幫助我們,讓我們透過你自己,我們看見你在我們心中的旨意、你在我們生活上的旨意。

讓我們願意到任何一個地方,我們都能成為一個,默默在那邊服事,默默在那邊擺上的工人,感謝你,禱告奉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