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責備的事 耶穌生氣了

馬太福音23:1-12


序語:

  1. 主耶穌讓我們看到的形象總是溫文爾雅,說話總是安慰、鼓勵。
  2. 當祂面對傷心的人,祂總是安慰;
  3. 面對孤單的人,祂總是願意成為他們的朋友;
  4. 面對軟弱的人,祂總是支持他們;
  5. 面對愚拙、無知的人,祂總是諄諄告誡;
  6. 面對軟弱跌倒的人,祂會一次次的給予機會;
  7. 面對疾病傷痛的人,祂會醫治他們。
  8. 可是,耶穌在聖經記載中,祂卻對一種人,發出了最強烈的指責。
  9. 在甚麼心境中,耶穌發出這樣的指責。
  10. 為甚麼耶穌要責備他們呢?


一、能說不能行

  1. 耶穌責備他們的第一個原因,
  2. 那時、耶穌對眾人和門徒講論,說:「文士和法利賽人坐在摩西的位上,凡他們所吩咐你們的,你們都要謹守遵行;但不要效法他們的行為;因為他們能說,不能行。」
  3. 耶穌對這些人最深刻的印象,一想到這些法利賽人,祂第一個想到的是「這些人能說不能行。」
  4. 這些人說些甚麼?
  5. 要愛人,「愛人如己」
  6. 要愛神,「嘴唇尊敬、心卻遠離。」
  7. 要孝順,「把供養父母的,藉口奉獻給神。」
  8. 要敬虔,「只有敬虔的外貌,沒有敬虔的實在。」
  9. 可是他們都做不到。
  10. 上個禮拜,王老師的分享。
  11. 我一邊聽,一邊問自己,如果是一對基督徒青年,他們會不會停下來?
  12. 我一邊聽,一邊問自己,如果是我,我會不會停下來?
  13. 老實說:「我沒有把握。」
  14. 問題在於,聖靈一定會感動我們去做。只是,當聖靈提醒我們時,我們願不願意順服聖靈的感動及帶領?
  15. 耶穌要我們,能說也能行。
  16. 另外,耶穌在這裡也提到一件很特別的處世觀。
  17. 耶穌雖然說,不要效法他們的行為;但卻提醒我們:「凡他們所吩咐你們的,你們都要謹守遵行。」
  18. 祂把對法利賽人的言行不一致的態度與他們的教導分開。
  19. 對他們言行不一的態度,我們需要避免,但對他們的正確教導,我們需要遵行。
  20. 嫉惡如仇,並不包括連好的教訓都要丟掉。
  21. 這是我常犯的毛病,必須要改善的問題。
  22. 我們常認為,一個人如果說得到,做不到,那他說的也不值得聽。
  23. 但耶穌卻認為,只要是對的,誰說的,對我們都有幫助。
  24. 如果以前你只能從十位正人君子的教導中得到幫助,今天,你也可以從十位假冒為善的人得到幫助。
  25. 因為他們的言語可以幫助你。


二、自己不擔,卻要別人擔重擔

  1. 耶穌責備他們的第二個原因。
  2. 他們把難擔的重擔捆起來,擱在人的肩上,但自己一個指頭也不肯動。(4)
  3. 法利賽人面對眾人的心態,和耶穌完全不同。
  4. 當祂面對傷心的人,耶穌總是安慰;法利賽人卻是雪上加霜
  5. 面對孤單的人,祂總是願意成為他們的朋友;法利賽人卻是刻意遠離。
  6. 面對軟弱的人,祂總是支持他們;法利賽人卻是逼迫他。
  7. 面對愚拙、無知的人,祂總是諄諄告誡;法利賽人卻是嘲笑、譏諷。
  8. 當耶穌讓一位瞎眼的人得到醫治,居然有法利賽人攻擊祂,因為祂在安息日治病。
  9. 當耶穌讓一位臥病38年的人得到醫治,居然有法利賽人攻擊祂,因為祂在安息日治病。
  10. 法利賽人這樣的態度,也是讓耶穌最難以忍受的事情。
  11. 太11: 28 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29 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30 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
  12. 耶穌基督藉著關懷、教導、禱告,要讓每一位來到他面前的人,卸下難以背負的重擔,而不是要加重任何一個人的擔子。
  13. 可是法利賽人,卻是讓每一位與他們接近的人,覺得所背的擔子越來越重。
  14. 當我準備這一篇信息時,我自己常問,對在我身邊的人,我是帶給他們重擔?還是減輕他們的擔子?
  15. 對我的同事、同工,我是帶給他們重擔?還是減輕他們的擔子?
  16. 當我面對學生,我指定的作業,是帶給他們學習的重擔?還是幫助他們學習的擔子能更輕省?
  17. 尤其是,我想到我的家人,我是帶給他們重擔?還是減輕他們的擔子?
  18. 德勒撒修女在加爾各答的事工「服事貧窮中最貧窮的人」遭受批評。
  19. 缺乏良好先進的醫療設備、健全的醫院行政體系、足夠的衛生設備、優秀的財政管理以及完備的就業輔導。
  20. 德勒撒的修女的回答是,我所做的只是盡我的護士才能所能做的,其他的請你過來和我們一起做。
  21. 「你看到,那你做嘛!」其實應該改成,「你看到,那我們一起來做嘛!」

三、一切所作的事、都是要叫人看見

  1. 耶穌責備他們的第三個原因,
  2. 法利賽人一切所作的事、都是要叫人看見。
  3. 無論是奉獻、禱告、讀聖經、教訓,一切衣食住行育樂都為了讓別人看見。
  4. 我們人就是有這個弱點。
  5. 其實有這樣的想法,也是無可厚非。
  6. 我們常自尋煩惱的問題是,在別人的眼中,我們做得如何?
  7. 我自己的經驗,擦桌椅總有一種感覺,如果有個人走過來的話,那就更好。
  8. 其實,這樣的生活很可憐,因為很在乎別人的看法。
  9. 而這樣的崇拜也很可憐。因為那根本不是崇拜。
  10. 而在這種宗教生活中的上帝,實在只是個次要的對象而已。
  11. 事實上,為了讓別人看見的信仰,是最不真實的。
  12. 因為這種信仰根本目中無神。
  13. 而一位目中無神的人,他同樣目中無人。
  14. 耶穌基督面對的就是這樣的情形。
  15. 而祂要改變的就是這種假冒為善的生活和信仰。
  16. 祂要我們一切所作的事、都是要叫神看見。
  17. 前幾天,神學院校園內多了一個水族箱,有一位學生分享,我們傳道人就像是生活在水族箱、金魚缸一樣。
  18. 對這種講法,我不是那麼贊成,弟兄姊妹不會這樣的,我從來沒有這種體會。
  19. 不過,如果真是如此,只有傳道人生活在金魚缸嗎?
  20.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金魚缸中。
  21. 你今天坐在這裡,是不是在一座水族箱內?
  22. 只不過,我們在這座廣闊無比的水族箱中,我們不是被動的等人來檢視我們,而是活出讓神看見的生活。
  23. 而當我們目中有神的時候,我們也讓人看見我們信主的見證。
  24. 我們就是要讓人看,讓人從我們的生活,看見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
  25. 讓人從我們的生活,看見耶穌基督的慈愛。


結語:

  1. 在第13節中,耶穌作了一個結論,說明了法利賽人的問題﹕「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正當人前,把天國的門關了,自己不進去,正要進去的人,你們也不容他們進去。」
  2. 法利賽人如何擋人進入上帝的國度?讓人無法找到真神?
  3. 他們的方法就是:能說卻不能行;加重別人的重擔;以及一切所做的事,都為了叫人看見。
  4. 我們要如何幫助人認識神?如何建立正確的信仰生活?
  5. 答案就是:靠著神的恩典,能說也能行;加重別人的重擔;以及一切所做的事,都為了叫神看見。


msch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