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課目的:

    讓學生瞭解歷代志這卷書的特色以及它主要的信息。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以後,學生應該能夠:

    1. 指出歷代志的兩個特色。
    2. 說明上帝同在的一個具體表徵。

▲相關經文:歷代志上 1 章至歷代志下 36 章

▲本課金句:以賽亞書 56:7b

    和合本:

      因我的殿必稱為萬民禱告的殿。

    現代中文譯本:

      我的聖殿將稱為萬民禱告的殿。

    台語白話字:

      in-ui Goa e chhu beh chheng-choe ban peh-si ki-to e chhu.

    台語漢字:

      因為我的厝欲稱做萬百姓祈禱的厝。

▲本課大綱:

    一、歷代志的特點

    二、成書背景和寫作體裁

    三、主題與分段

    四、歷代志在正典中的地位

▲討論與分享(請選題討論):

  1. 對於日常所發生的事情,你會不會用上帝的眼光來解釋它?如果不確定上帝是否這樣看呢?一個人如果事事都用上帝的眼光,會不會落入以自己想法取代上帝看法的危險?
  2. 你感受到上帝的同在嗎?什麼時候這種感覺最真實?有時候,信心是不憑感覺的。對你而言,上帝的同在用何種方式呈現出來?
  3. 聖殿對你的意義如何?對你而言,聖殿(今日的教會)是一個怎樣的地方?
  4. 有些教會花費鉅資建造有形的聖殿,相對的疏忽了屬靈的教導和學習,你認為實際上應該怎樣做,才能夠避免這樣的偏頗?
  5. 如果你好意要為上帝做一件事,上帝不答應,或者不成就,你會有怎樣的感受?你會像大衛一樣順服嗎?還是會跟上帝賭氣?(參看代上 17:1-27)

▲課程內容

    一、歷代志的特點

      本季我們研讀列王與先知的事蹟,主要是記載在列王紀上下和歷代志上下。在你 閱讀聖經的印象裡,歷代志所留下的資料和列王紀有何不同?你能夠說出歷代志的一 兩個特色嗎?(這裡讓大家發表)

      歷代志的特點如下:

      1. 它只記南國猶大的事蹟,對北國以色列完全不提。
      2. 它用許多篇幅描寫有關聖殿的事情,歷代志可以說是以聖殿為中心的。
      3. 它從上帝的角度來解釋所發生的事。

        你知道下列事情發生的原因嗎?歷代志都有解釋:

        所羅門王為他的妻子法老女兒建宮,地點為何不在大衛城?(看代下 8:11)

        約蘭王為何生大病?(看代下 21:12-19)

        哈謝王為何遇害?(看代下 22:7)

        約阿施王為何被殺?(看代下 24:25)

        亞瑪謝王為何被以色列打敗,後來又被殺?(看代下 25:20-28)

        烏西雅王為什麼長大痲瘋?(看代下 26:16-20)

        對於日常所發生的事情,你會不會用上帝的眼光來解釋它?如果不確定上帝 是否這樣看呢?如果事事都用上帝的眼光,會不會落入以自己想法取代上帝看法的危 險?最常遇到的是生病的解釋。生病時你會聯想到是魔鬼的攻擊、上帝的懲罰或 上帝的試煉?又如天災,有些人認為那是上帝對一國的審判,你覺得呢?

        當然,用屬靈的眼光來看一些事情,在理論上是對的。有一些人,凡事都用屬靈 的眼光來看事情;但有時候這樣的解釋可能會令人難以信服,因為他們的歸因(註 1)實 在有些牽強。聖經有它獨特的觀點,代表上帝的看法。但是要用這樣的立場來解釋四 周圍所發生的事情,需要非常謹慎。畢竟我們不是上帝。歷代志是在事情發生過很久 以後,才從上帝的角度來解釋它。如果是在當代,可能沒辦法那麼清楚。或許一件事 情的發生,我們不需要太重視其發生的原因,而要注意上帝在這件事上要我們學習怎 樣的功課。如果一定要歸因,應該要非常謹慎,不要遽下定論。

      4. 歷代志引用許多資料。

        歷代志最主要的資料來源是撒母耳記、列王紀,它有許多敘述和這兩卷書相同。 有些學者注意到在這些相同的記述中有一些歧異,因而主張歷代志的作者在編寫歷代 志時曾經修改撒母耳記和列王紀的資料。但是近年來在死海古卷發現的經典出現和歷 代志比較接近的經文抄本。因此,有可能歷代志所引用、所根據的抄本和目前聖經所 根據的馬所拉抄本略有不同(註2)。

        歷代志也留下許多列王紀所未記載的事蹟。光是在歷代志裡提到的其他書就有: 先知拿單的書、示羅人亞希雅的豫言書、先見易多論耶羅波安的默示書(代下 9:29 關 於所羅門);先知示瑪雅和先見易多的史記(代下 12:15 關於羅波安);先知易多的傳 (代下 13:22 關於亞比雅);哈拿尼的兒子耶戶的書、以色列諸王記 (代下 20:34 關 於約沙法);列王的傳(代下24:27 關於約阿施);以賽亞的默示書(代下 26:22、32:32 關於烏西雅、希西家);以色列和猶大列王記(代下 16:11 關於亞撒、25:26 關於亞 瑪謝、27:7 關於約坦、28:26 關於亞哈斯、32:32 關於希西家、35:27 關於約西亞 、36:8 關於約雅敬);何賽的書(代下 33:19,關於瑪拿西);哀歌書(代下 35:25 關 於約西亞)。可見歷代志的作者知道當時流傳的許多書,並且運用這些資料來撰寫他 的書。不過這些書都未列入正典。

        相對的,列王紀所引用的資料比較少,只提到所羅門記(王上 11:41)、猶大列王 記(王上 14:29、15:7……)和以色列諸王記(王上 15:31、16:27……)。

    二、成書背景和寫作體裁

      歷代志是在以色列和猶大都滅亡,百姓被擄歸回以後的作品。傳統上認為它和以 斯拉記、尼希米記都出於同一位作者的手筆,很有可能就是以斯拉本人,寫作年代約 在公元前 450 年左右。但是這種看法近年來受到強烈的質疑。近代的學者認為歷代 志的成書時間較晚,約在主前第三世紀,由祭司利未人執筆。

      設想你是當時的猶大人,國家都亡了,大家都被擄到遠方的異邦。好不容易有波 斯王朝的興起,准許百姓返國重建聖殿、重建家園。最後聖殿終於蓋好了,它成為百 姓生活的重心。在這樣的社會環境底下,如果你要為從前的國家寫歷史,你會從那裡 寫起呢?國家沒有了,君王更不用說,眼前只有聖殿。聖殿是這個民族的命脈所繫, 它代表上帝的同在。「上帝的同在」,這是何等的寶貴!從前他們離棄上帝,導致上 帝撇棄他們。現在他們回到上帝面前,再一次以上帝為他們生活的重心。歷代志就是 在這樣的背景底下寫成的,它以聖殿為整本書的中心也就不足為奇了。

      歷代志裡含有四種文學體裁:

      1. 族譜:從亞當寫起。以色列人非常重視族譜,要知道每一個人是屬於十二個支派 裡那一個支派、那一個家系所傳下來。他們在被擄歸回後,一樣得報出自己的祖系, 報不出來的,即使知道自己是祭司家族,亦不得供祭司職任(尼 7:63-65)。

        念這些族譜會讓你覺得枯燥無味嗎?找一找在這眾多人名中,你認得的有幾個人?

        記得當時國家已經亡了,歸回的人也不多,他們需要把現在跟過去聯在一起,這 些族譜對他們而言,非常重要。能夠搜集、整理出這些族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你能夠說出祖先的名字到那一代?

      2. 名單:除了族譜以外,歷代志裡有一些名單,像大衛的勇士 (代上 11:10-47)、 在聖殿事奉者的班次(代上 24-26 章) 、大衛臣僕名單(代上 26-27 章)等。
      3. 演說、講道、禱告詞:歷代志搜集了不少演說、講道、禱告詞。例如大衛囑所羅 門為上帝建殿(代上 22:5-15、28:9-10、28:20-21),大衛聚集臣僕宣述建殿之意(代 上 28:1-8、22:16-18),大衛稱頌耶和華(代上 29:10-19),亞比雅王向北國百姓的 喊話(代下 13:4-12),約沙法囑咐臣僕的話(代下 19:8-11),約沙法出戰前的禱告語 (代下 20:5-13),希西家呼籲以色列人回轉向上帝的信(代下 30:6-9),約西亞勉勵 祭司、利未人的話(代下 35:1-6)。
      4. 經典註釋:歷代志裡敘述列王紀的事件時,通常會加以詮釋。這種文體以現代歷 史學的眼光,不能稱為歷史,而是一種神學解釋或經典的詮釋。

    三、主題與分段

      歷代志是以聖殿為中心的,它的每一部份幾乎都與聖殿有關。聖殿是上帝立為他 名的地方(代上 22:7);是約櫃安息之所(代上 28:2、代下 6:41);是禱告的地方(代 下 6:20)、獻祭的地方(代下 2:4、7:12);也是百姓敬拜、事奉的地方(代下 5:11-14、 7:6、8:14)。聖殿也代表上帝的同在。你在何時最迫切感到需要上帝的同在?何 時你最有把握上帝與你同在?創造宇宙萬物的主宰願意與你同在,你的感受如何?今 天,上帝同在的具體表徵是什麼?

      歷代志一開始前九章的族譜,可能是後來加上去的。第十章開始敘述大衛興起、 攻佔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是日後建造聖殿的地點。第十三章到第十六章敘述約櫃被運 到耶路撒冷的經過,還有祭司、利未人在約櫃前的事奉。第十七章提到建造聖殿的緣 由,以及大衛和所羅門在這件事上所扮演的角色。十八到二十章似乎是個插曲,但是 它描述大衛爭戰時,仍不忘記和建造聖殿拉關係。二十一章提到大衛買了一塊地,這 塊地就成了聖殿的原址。接下來幾章都是大衛在為建殿作準備,並且把這項工作交給 所羅門來完成。

      歷代志下以所羅門登基作開始,描述的重點很快轉向聖殿;而關於建殿、獻殿, 就佔了七章的篇幅。接下來有關猶大諸王的記載,也都圍繞著聖殿和敬拜上帝而寫, 關於修殿、獻祭、守節的記載特別詳盡。歷代志的末了,猶大亡了,耶路撒冷被攻陷 ,聖殿被焚燒。波斯王古列的詔語,不論是歷代志原有的或是後加的,它的重點也是 聖殿,要猶大人回去重建聖殿。

      歸納起來,歷代志可以這樣分段:

      1. 族譜:代上 1-9 章
      2. 大衛作王:代上 10-29 章
        1. 約櫃運到耶路撒冷:代上 13-16 章
        2. 大衛之約:代上 17-21 章

          上帝應許大衛後裔要永遠作王。如今,國家都亡了,那裡還有王呢?以色列人 的盼望在於彌賽亞的來臨,而這都是根據大衛之約來的。

        3. 預備建殿:代上 22-29 章

          大衛有心要為上帝建殿,但是上帝不許。上帝答應他的兒子要完成這件事。大 衛為了日後建殿,預備許多東西。如果你好意要為上帝做一件事,上帝不答應, 或者不成就,你會有怎樣的感受?你會像大衛一樣順服嗎?還是會賭氣?

      3. 所羅門建殿:代下 1-9 章

        你對所羅門建殿這件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

      4. 猶大諸王:代下 10-36 章

        所羅門以後,國度分裂。南國猶大諸王中,在宗教上曾經有五次大復興:亞撒作 王年間、約沙法作王年間、約阿施作王年間、希西家作王年間和約西亞作王年間。你 可記得這些王的一、兩件事?

    四、歷代志在正典中的地位

      希伯來文聖經由律法書、先知書和聖卷三部份所組成。歷代志在希伯來文聖經裡 屬於聖卷,和列王紀、撒母耳記屬前先知書(歷史書)的性質有別。可能是因為它成書 時間比較晚,也可能是因它主要的目的不在敘述歷史,而在於解釋所發生的事件。

      歷代志被放在聖卷的最後一本書,它的書名原為「歷代大事記」,不分上下。我 們現在的聖經把它放在歷史書,並且分為上下兩卷,是受希臘文七十士譯本的影響。 七十士譯本把本書稱為「歷史補篇」,並且把它擺在列王紀的後面,因為它有許多記 載和列王紀重覆。有些人以為歷代志只是列王紀的補充,再加上一些列王紀所沒有的 資料而已。這樣的看法對歷代志不公平。事實上,歷代志有它自己的寫作要旨,也有 它所要表達的神學思想,它要用聖殿來表示上帝的同在。

      在聖殿建造以前,上帝與人同在的具體表徵是會幕。會幕僅為帳幕而已,這是上帝在以色列人中的居所,為期約四百年。

      聖經中有記載的聖殿有五個(註 3):

      1. 所羅門的聖殿:所羅門用七年的功夫蓋成,可惜,此殿在所羅門死後五年即被劫掠,主前 586 年就被巴比倫所毀。
      2. 以西結的聖殿:以西結書 40-43 章描述一個聖殿,並非真有此殿,只是以西結在異象中見到將來復興時期的聖殿要像這樣。
      3. 所羅巴伯的聖殿:這是在被擄歸回後所建。以斯拉與尼希米記有詳細記載。此殿存留約五百年,繼之興建者即為希律的聖殿。
      4. 希律的聖殿:這是耶穌降世時的聖殿,係希律為討好猶太人所建,用大理石與金子造成,非常壯麗。主後七十年被羅馬人所毀。
      5. 天上的殿:地上的會幕原是天上真聖所的影像(來 9:11、24)。約翰看見天上的殿(啟 11:19),而最後上帝與羔羊要成為殿(啟 21:22)。

      新約時期,耶穌以自己的身體為殿(約 2:19-21),表明上帝藉著他與世人同住。耶穌教導門徒敬拜上帝不在於屬地的聖殿(約 4:20-24)。使徒保羅更進一步指出,信徒就是上帝的殿,是上帝在世上的居所 (林前 3:16-17、6:19)。

      我們現今作禮拜的禮拜堂有時也稱為聖殿,但聖經裡沒有一處這樣說。

▲附註:

  1. 歸因的意思就是為所發生的事情探究其原因,而得到結論。
  2. Roddy Braun, I Chronicles.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vol 14, J.D.W. Watts (ed.)(Waco: Word Books,1986), p.xxii.
  3. 參看 巴斯德(J.S.Baxter), 《聖經研究 I》, 楊牧谷譯 (香港:種籽出版社, 1992), pp.479-480.

▲背金句:以賽亞書 56:7b

▲作業:

  1. 請閱讀以斯拉記 1-10 章。
  2. 請預習第九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