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牧 與 教 育 小 站
www.christianeducation.net

       

我要如何餵飽他們

主後2000年7月30日 - 聖靈降臨節後第七主日
列王記下 4:42-44  詩篇 145:10-18  以弗所書 3:14-21  約翰福音 6:1-21

 

這事以後,耶穌渡過加利利海,就是提比哩亞海。有許多人因為看見他在病人身上所行的神蹟,就跟隨他。耶穌上了山,和門徒一同坐在那裡。那時猶太人的逾越節近了。耶穌舉目看見許多人來,就對腓力說:我們從那裡買餅叫這些人喫呢﹖他說這話是要試驗腓力;他自己原知道要怎樣行。腓力回答說:就是二十兩銀子的餅,叫他們各人喫一點也是不彀的。有一個門徒,就是西門彼得的兄弟安得烈,對耶穌說:在這裡有一個孩童,帶著五個大麥餅、兩條魚,只是分給這許多人還算甚麼呢﹖耶穌說:你們叫眾人坐下。原來那地方的草多,眾人就坐下,數目約有五千。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就分給那坐著的人;分魚也是這樣,都隨著他們所要的。他們喫飽了,耶穌對門徒說: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免得有糟蹋的。他們便將那五個大麥餅的零碎,就是眾人喫了剩下的,收拾起來,裝滿了十二個籃子。眾人看見耶穌所行的神蹟,就說:這真是那要到世間來的先知!耶穌既知道眾人要來強逼他作王,就獨自又退到山上去了。到了晚上,他的門徒下海邊去,上了船,要過海往迦百農去。天已經黑了,耶穌還沒有來到他們那裡。忽然狂風大作,海就翻騰起來。門徒搖櫓,約行了十里多路,看見耶穌在海面上走,漸漸近了船,他們就害怕。耶穌對他們說:是我,不要怕!門徒就喜歡接他上船,船立時到了他們所要去的地方。

 

  我們的世界充滿了飢餓的人們。許多人連最基本的需要都無法得著滿足,這些基本需要包括食物、衣服以及住屋。每天數以千計的人因為缺乏基本的營養品而命送九泉。而由於營養不良,成千上萬的孩童無法發育成長,甚至夭折斃命。許多人由於缺乏充分的醫療照顧,而受苦受難。不要說別的,光是在這個國家,就有多少人把拋棄的硬紙箱當成住處,穿著報紙、塑膠袋,而又有多少孩子,此時、此刻,正在此地難耐飢餓。

  但是,一個人飢餓並不是只要擁有生活的必需品就夠了,那只是個開始而已。人們還渴望得著安全感,當社會犯罪率逐漸高昇時,人們越來越覺得缺乏安全感,甚至在家裡,人們也不再覺得能有安全感。人們同樣渴望愛,人們需要被別人愛,也需要去愛人。然而,不少人卻覺得自己孤單可憐,被人拋棄不顧。人們也渴望肯定自己的存在價值,也就是自尊的渴望。但在這個人口超過五十億的地球,單獨的一個人實在是微不足道的。「跟眾人比較,我單獨一個人到底算甚麼?」除了這些生理、心理方面的需求外,還有屬靈的需要。人需有被原諒的需要,靈命成長的需要,上帝同在的需要,以及需要能夠面對生命中許多未知的信心。

  我們的世界充滿了飢渴的人們。我們看到不計其數飢餓的身軀以及營養不良的靈魂,我們的心真願意幫助他們,只是我們該如何做,才能餵飽他們呢?我們要如何著手喂養身體靈魂乾渴的人們?我們如何能夠滿足對恩典的飢渴、對愛心的飢渴以及不計其數的飢渴,一旦我們開始著手幫助他們,我們能夠讓每一個人得著飽足嗎?

  在耶穌的時代,那些跟隨耶穌的人同樣是飢餓的。他們聽過耶穌的教訓,也看過耶穌行的神蹟,他們想聽多些、看多些。然而,耶穌所行的神蹟可不是個娛樂。那些神蹟也不是三教九流的騙術。那些醫病趕鬼的神蹟彰顯著上帝的作為。那些神蹟是上帝可見的作為,讓以色列人明白上帝是與他們同在的。而耶穌講的也不是說些漂亮話,耶穌是教導百姓明白上帝的國度。在耶穌的教導中,耶穌提到天上大宴席,眾人在那兒都得飽足的事情。百姓聽了耶穌的教導,看了耶穌行的神蹟,他們要聽得更多,看得更多。他們要聽到更多的上帝話語,以及看到更多的上帝作為。他們在羅馬帝國的壓迫下,渴望能夠得著自由。他們飽受有錢有勢的人蹂躪,他們渴望社會公義能夠伸張。他們渴望看到天國能在他們生活中彰顯出來。人們渴慕真神,因此他們緊緊跟隨耶穌,他們認為耶穌是上帝的兒子。

  他們實在是太飢渴了,以致於他們的行為看起來有些極端。一個真正乾渴的人會想盡所有的辦法,嘗試讓自己的飢渴得到滿足,而這批群眾就是如此的飢渴。他們放掉他們的生意、家庭以及每天的生活,一共有五千人聚集跟隨耶穌,見證了耶穌一路走來所行的神蹟奇事。耶穌雖然試著要擺脫群眾,祂從加利利海的這邊渡到另一邊,但是群眾仍然緊緊的跟隨祂。因著屬靈飢渴的驅策,這些人緊緊的跟隨耶穌。

  這些人的確渴慕上帝,但是他們也的確是飢餓了。他們長途跋涉來跟隨耶穌。人的體力是有限的,這些人很快就耗盡了他們的體力,他們需要一些最基本能夠滿足他們肉體需要的食物,就像是麵包或是餅等等,能夠讓他們飢腸轆轆得到飽足的食物。

  當耶穌看到為數眾多的人群,祂知道他們餓了,祂也知道他們飢餓的程度。當然,耶穌也知道人們如何渴慕上帝。他們因為沒有上帝而迷失,就像是羊沒有牧人而流離失所一般。(馬可福音 6:34)耶穌也明白他們需要吃餅得飽。其實,耶穌也是個人,祂也曾經在曠野挨餓四十天,祂也知道飢腸轆轆的滋味。祂也知道人們心靈的飢渴,因為耶穌也同樣經歷壓迫及種種勞苦大眾經歷的不公義對待。

  耶穌知道祂該做些甚麼。他要讓這些飢餓的人們得到飽足。如果耶穌只是要讓他們的肚腹得到飽足,那很簡單,耶穌可以像摩西一樣叫天上降下嗎哪。但是,耶穌要讓他們得到的,不只是肚腹的滿足而已,祂也要賜給他們屬靈的糧食。而且,藉著這件神蹟,耶穌也要讓門徒學習一件功課。藉著讓眾人的肚腹得到滿足,耶穌要讓他們明白,祂會讓他們的心靈得到飽足。

  所以耶穌看著腓力,開口問他:「我們去哪裡買餅來給這些人吃?」我相信腓力聽了耶穌的問話一定十分驚訝,他的第一個反應是:「在這個世界,我們哪來的辦法去找東西給這些人吃飽?人實在太多了,你需要花費六個月的薪水才足夠買東西給這麼多人吃飽。可是,根據我們管錢的猶大說的,我們根本沒這麼多錢,何況要花錢餵飽這些人,也不在我們的預算之中。」不過,耶穌的另一位門徒安得烈,卻有不同的看法,他說:「耶穌,你看,這裡有一個孩童,他帶了五個餅兩條魚,當然,這五個餅兩條魚絕對不夠眾人吃,不過,這總是一個開始嘛,你看,眾人都已經餓得飢腸轆轆了。」

  的確,群眾十分的飢餓,於是耶穌取過這五餅二魚,開始工作。首先,祂要門徒吩咐眾人坐下,當眾人都坐下後,耶穌將餅祝謝了,剝開遞給門徒,拿過魚來,也是如此。門徒將剝開的餅和魚分給眾人,眾人吃著門徒分的食物直到飽足。然後,耶穌吩咐門徒將眾人吃剩的收拾起來裝在籃子裡。令人驚訝的是,眾人吃剩的遠遠超過原來的五餅二魚。

  這件神蹟的開始,飢餓的群眾讓彼得印象深刻。彼得深深知道,耶穌和門徒不可能餵飽這麼多的人。然而,安得烈卻積極的回應耶穌吩咐他們餵飽眾人。安得烈的態度十分重要。他帶到耶穌面前的五餅二魚實在微不足道。耶穌悅納這個微薄的奉獻,比較眾人的需要,這一點奉獻根本無濟於事。然而,耶穌將這杯水車薪加倍到滿足廣大群眾的需要。這還不打緊,耶穌以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後,所剩下的仍然十分豐富。

  然而,群眾卻誤解了耶穌所行神蹟的意義。他們認為一個人既然能夠使用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就一定能夠趕出羅馬人,讓以色列王國重振聲威。於是,眾人群起要擁戴耶穌為以色列王。但耶穌清楚告訴他們,耶穌要讓他們得到飽足的不單是他們的肚腹,而是他們的靈命。

  我們的世界充滿飢餓大眾。耶穌對著我們,就如同當初對著門徒一般,祂吩咐我們:「給他們吃。」或許,我們會像腓力一樣,回答耶穌說:「主啊,人們的需要太大了,我們根本不可能滿足他們。你知道,我們要有多少錢才能蓋一個戒毒中心嗎?我們沒有時間、精力也沒有人力將上帝的好消息告訴全世界失喪的靈魂。何況,要花費這麼大筆經費也沒包括在我們上次會議議決的年度預算裡。我們只要完成我們該做的事情就夠了嘛。我們哪管得了這麼多?」

  然而,耶和福音提醒我們,並不是腓力的推託之詞讓眾人得到飽足,而是安得烈找到的五餅二魚讓眾人得到飽足。上帝能夠接受我們微不足道的時間、精力、物質,然後然它們倍增。事實上,不是安得烈找到的五餅二魚滿足世人的需要,而是上帝親自餵養飢餓的人們。同樣的道理,並不是我們的杯水車薪奉獻能幫助人們心靈、肉體得到飽足,而是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讓世人得著飽足。

  雖然如此,當我們將榮耀歸與上帝之時,我們十分榮幸能夠接受耶穌邀請,參與這個讓五千人甚至五十億人世人得著飽足的神蹟。並不是我們擺上的能滿足世人需要,而是上帝使用我們所擺上的。因此,我們不必為世上極大無比的需要覺得氣餒。只要將你所有的五餅二魚交在上帝的手中,然後站到一旁,看著上帝彰顯神蹟奇事。

 

 

 

第四個神蹟(約翰福音 6:1-14)

 

 


used by permission
Lectionary Sermons of Rev. Alex Steven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