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狗
主後2000年9月10日 -
聖靈降臨節後第十三主日
引題:以賽亞書 35:4-7 詩篇 146:1-10 雅各書 2:1-17
福音題:馬可福音 7:24-37
耶穌從那裡起身,往推羅、西頓的境內去,進了一家,不願意人知道,卻隱藏不住。當下,有一個婦人,他的小女兒被污鬼附著,聽見耶穌的事,就來俯伏在他腳前。這婦人是希利尼人,屬敘利腓尼基族。他求耶穌趕出那鬼離開他的女兒。耶穌對他說:讓兒女們先喫飽,不好拿兒女的餅丟給狗喫。婦人回答說:主阿,不錯;但是狗在桌子底下也喫孩子們的碎渣兒。耶穌對他說:因這句話,你回去罷;鬼已經離開你的女兒了。他就回家去,見小孩子躺在床上,鬼已經出去了。耶穌又離了推羅的境界,經過西頓,就從低加波利境內來到加利利海
。有人帶著一個耳聾舌結的人來見耶穌,求他按手在他身上。耶穌領他離開眾人,到一邊去,就用指頭探他的耳朵,吐唾沫抹他的舌頭,
34望天歎息,對他說:以法大!就是說:開了罷!他的耳朵就開了,舌結也解了,說話也清楚了。耶穌囑咐他們不要告訴人;但他越發囑咐,他們越發傳揚開了。眾人分外希奇,說:他所作的事都好,他連聾子也叫他們聽見,啞罷也叫他們說話。
耶穌是個猶太人--這是我們在更深入地談論之前,必須牢記在心的事實。我們經常潛意識地以為耶穌就像我們一樣--ㄧ個現代的基督徒。但耶穌生下來就是個猶太人;祂的雙親是猶太人;甚至祂死的時候也是猶太人:在十字架上寫著:「猶太人的王」。
耶穌是猶太人,而有件關於猶太人的事是真實的:他們不和外邦人混雜在一起。
神揀選了亞伯拉罕的子孫成為聖潔的國度。聖潔的意思就是分別出來,歸神所用。
神將他們分別出來,所以他們或吃、或穿、或住都與眾人有分別,為要見證他們是蒙揀選的。
但身為被揀選的族類的這個地位,卻使他們有一個不幸的結果:就是猶太人常常瞧不起其他人。非萬不得已,他們是不跟外邦人打交道的。外邦人被認為是在靈性上、宗教上、道德上和種族上較次等的人,他們就像狗一樣。
耶穌是個猶太人,但是奇怪的是:馬可福音這一部份的記載,我們發現耶穌卻在外邦人的地方。為了某種原因,耶穌起身經過外邦人的地方,要往祂所要到的地方去。也許是他想要避開人群,以便有時間休息和禱告。馬可告訴我們說耶穌不願意人知道祂在那裡,我確信門徒們在想,正如他們對外邦人沒興趣,外邦人也不會對他們有興趣,如此他們就可以得空休息一下。
但至少有一個外邦人是有興趣的,她認出耶穌不僅僅是猶太人的王,她也許沒有用「彌賽亞」這個稱謂,但是她知道耶穌是比以色列王國的王更偉大的主,所以她來到耶穌--猶太人的彌賽亞--的跟前,為她那在心理上、情感上和精神上受盡折磨的女兒來尋求醫治。。
當她來到耶穌那裡,她說:「大衛的子孫,可憐我!我的女兒被鬼附的甚苦」(馬太15:22),耶穌回答說:「讓兒女們先吃飽,不好拿兒女的餅丟給狗吃」。然後這個有急智的婦人回答說:「主啊,不錯;但是狗在桌子底下,也吃孩子們的碎渣兒」。耶穌說:「因這句話,你回去吧;妳的女兒好了」。於是她回家去,發現這是真的--她的女兒好了。
我們期望耶穌醫治這個女孩,但是耶穌一開始為何用那種方法來回應這女人呢?竟然說這個女人和她的所有同胞是狗,這似乎不太像耶穌的作風。但這確確實實是祂所做的。我不知道你的感覺如何,但我自己很受震驚,也為此困擾不已。這如何與耶穌死在十字架上,為了向全世界表明祂的這個大愛相調和了?
你知道我怎麼想嗎?我想耶穌是為了祂門徒的益處,而編製了這一幕。當耶穌看見這女人的時候,祂就知道了她的信心,祂渴望在祂的門徒當中也看到這樣的信心。一種超越猶太人和外邦人之侷限的信心;一種看見上帝更廣闊的救恩計畫的信心。
耶穌知道將救恩的福音帶給外邦人是天父的計畫,但是對十二個使徒來說,這仍是始料未及的事。所以耶穌用門徒所預期的方法來回答這個婦人。所以,(若用口語的方式表達)耶穌說:「走開﹗你這條狗」,但是祂如此說是知道上帝會給這外邦人ㄧ個智慧的回答,而這個智慧的回答給了門徒們ㄧ個機會,看見上帝計畫更廣闊的層面。
我想像著在耶穌升天並差遣聖靈降臨以後的那幾年的情景:保羅四處奔走使未受割禮的外邦人歸主,這曾在耶路撒冷掀起軒然大波。跟隨耶穌基督的人說:「他認為他自己是誰,耶穌來是為拯救上帝的兒女,而不是這些未受割禮的狗」。然而彼得和其他門徒彼此會心地對看一眼,回答說:「但狗也吃孩子們的碎渣兒」。
請容我將這美好的小故事作個投影,我們就知道我們是狗。當耶穌說:「不好將兒女的食物給狗吃」,祂指的就是我們。當我們讀聖經時,很容易將自己聯想成是耶穌的門徒,但事實上,我們大部分是外邦人。我們當中也許有人有猶太人的血統,但大部分是以外邦人的方式被培養的。
這些最早先的十二使徒可能看我們為外邦人,禁止我們進入教會,除非我們躍過使我們加入十分困難的許多該履行的考驗和評定。在耶穌的時代,猶太教已變成ㄧ個擁有限定人數會員的多方設限的團體。只有一些「好外邦人」被容許在窗戶外窺望。但耶穌改變了這一切。
也許如同門徒一樣,我們需要使我們的眼界更開廣;也許我們需要看見救恩的福音是給全人類的。你知道嗎?傳福音最有效的策略就是讓教會的會友邀請他們所認識的人來到教會。統計學的資料顯示這比巡迴營會、退修會或甚至帳棚式佈道會的果效更大。它之所以有果效,是因為這是一對一向他們所認識所敬重的人做見證。但想想看:誰是我們想要邀請他們來到教會的人呢?教會常常像是耶穌時代上帝的子民一樣,成為多方設限的團體。教會會友常只邀請「有好基督徒樣子」之類的人到教會來,而疏忽了那些最需要福音的人。
也許我們需要提醒我們自己是誰。我們是吃別人掉下來生命之糧的碎渣兒的狗。如果我們能記得是上帝的恩惠使我們蒙拯救,我們就能施恩與人,且我們的眼界就更開廣,也許我們就會思考到所有在外面的人都需要被邀請到上帝的家中。也許我們會邀請沒有基督教背景、不同膚色或不循傳統生活方式的人。
你知道然後將有什麼事要發生嗎?煩亂不安的靈魂要得到安息;情感上的混亂將得以平靜;鬼會被趕出;生命要得醫治。
我們是狗,而且有許多像我們一樣的人,渴望切慕生命之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