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捆鎖與患難等待我。我卻不以…為念。』(使徒行傳二十章廿三、廿四節。)


 我們在撒母耳記裡面看見:當大衛在希伯崙受膏作王的時候,『非利士人就上來尋索大衛』(撒下五章十七節)。照樣,我們在神前受寵蒙愛的時候,仇敵撒但十分不甘心,就上來尋索我們,前來攔阻我們,和我們搗亂。

 仇敵的攻擊、破壞和攔阻,我應當看為神施行拯救的記號。這時候,就是我們向神支取加倍的賜福、勝利能力的機會。能力常是從攔阻中產生的。電力的產生,就是由於發電機的機輪互相磨擦(攔阻)。將來有一天我們會明白撒但也是被神利用的。-譯自地上的屬天生活(Days of Heaven upon Earth

 患難是勝利的捷徑。山路之後,就是大路。一切偉大的事業上面,都有患難的印記的。發光的金鍊,必須過爐火的燒、錘。沒有一個人配算為得勝者,除非他歷盡苦楚。額上有刺痕的憂患之子,說:『在世上你們有苦難』-可是在這傷心的一句之後,就來了一句應許:『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十六章卅三節)。主在世上留下的腳蹤,原是叫我們跟隨祂的。那帶血的腳步,是引領我們上寶座的。傷痕是鐵杖的代價,我們的冠冕必須花力氣爭奪的。這些都是公開的祕密。

 先聖都曾經過許多患難-保羅、馬丁路德、薩沃那柔拉(Girolamo Savonarola)、諾克斯(John Knox)、約翰衛斯理(John Wesley)以及一切大能的先鋒。他們都從患難進入掌權的地位。將來有一班環繞在寶座前唱讚美的人,他們都是『從大患難中出來的』(啟七章十四節)。


 每一本偉大的著作都是作者的結晶。誰是希臘的大詩人?荷馬(Homer),他是一個盲人。誰是寫那部不朽之作『天路歷程』的?是一個穿紫袍、享安樂的王子嗎?不是!乃是培德福(Bedford)牢獄中的一個囚犯本仁約翰(John Bunyan)。-選


 「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或許這句話滿適合描寫保羅面對宣教、馬丁路德面對改教以及考門夫婦準備放棄事業到遠東宣教的心情。明明知道有難處,卻偏偏要往難處鑽。其實,也不必說得這麼偉大,光是想想我們的日子就好了。理智點,千萬別妄想,今天什麼難處都沒有,因為那是不可能的。工作一定有難處,因為需要突破瓶頸;家庭一定有難處,因為要學習家人成長後的平衡;生活一定有難處,因為今天跟昨天不同;信仰更不用說了,如果你想登上屬靈的高原。

 其實,每一次的難處讓我們看清什麼?別人的問題?工作的問題?不是,是讓我們看見自己的問題。每一次難處,讓我們看見自己的無能、無助,每一次的難處是帶領我們親近神的捷徑,因為我們知道自己一無所有。

 雖然如此,求神憐憫我們,讓每一次的患難與捆鎖是為了祂的國度,而不是為我們自己。


 因為有「阻力」,發電機才能產生電力,「阻力」越大,產生的能量越大。真還不容易想到,大自然界裡,哪一項能量不是出於阻力?天空中的風暴、雷電是阻力的產物,地上的震撼及火花也出於阻力,那生命阻力產生的能量是甚麼?是圓融的生命、智慧的生命。

 每一次「阻力」臨到時,別輕易放過它,一定讓要留下建設性的能力,而不是讓它成為破壞我們生命、人際關係的「摩擦」。

阻力的清晨 4:30 a.m. 2001/01/21


 在清晨的辦公室聽著遠從倫敦古典樂電台傳過來韓德爾「錫安女子當歡喜」,真美的歌聲,能越過千山萬水瀰漫在中台神學院一個小小角路,想想,那要經過多少的辛苦、多少失敗、多少難處?先談談韓德爾這首描述猶大馬克比的歌曲,每一個音符、每一個節拍,豈不都是苦心推敲的結晶?

 欣賞著美妙的歌聲、迷人的畫作,總覺得是如此奇妙的神來之筆,可是這一筆是多少嘔心瀝血的成果。我們的生命亦是如此,若欲成為美好詩篇,豈能闕如苦難的歷練。

欣賞生命的清晨 5:15 a.m. 2002/01/21


 看看今天荒漠甘泉的經文「有捆鎖與患難等待我。我卻不以…為念。」是保羅的生命執著。那勇往直前、面對患難的精神,讓人感動,也讓人心嚮往之。只是,如此的執著為了甚麼?

 看看完整的經文,「我卻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證明神恩惠的福音。」(徒二十章廿四節)。保羅不畏捆鎖與患難,為的是成就所領受的職事、證明神恩惠福音。其實,目標清楚,過程中的捆鎖與患難就能以面對。

 如果知道生命的目標是甚麼?一天的目標是甚麼?那就不用過度定睛過程中的難處。

清楚目標的早晨 6:50 a.m. 2005/01/21

mschiang

copyright? yes, but free!

chiang.jpg (2080 bytes)